x

理论学习-下载亚博

当前位置: 下载亚博-亚博电竞网> 党团建设> 理论学习
环境学院开展“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主题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2-05-15

5月14日下午,环境学院举办“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主题研学活动,会议由环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庞军主持,环境学院教师代表线上参加会议。

庞军在主持会议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希望与会教师代表能够结合环境学院和学科发展实际,围绕“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这一主题,就加强教学管理、融合课程思政、夯实学生本领、涵育家国情怀等问题展开交流,助力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与会教师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刘国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我们成为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高校教师必须兼具理想信念、扎实本领和道德情操。2022年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要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教师应坚定落实教学主体责任,刻苦锤炼自身本领,以高尚的理想情怀严格要求自我,在日常教学中把知识讲通,把道理讲透,把课程讲好。

环境与资源管理系教师刘子刚表示,从“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到“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在自身道德修养方面,要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尽职尽责,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榜样;在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科研交流,引导学生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着力培养正直友爱高素质的人才、踏实认真严谨的人才、坚持实事求是的人才、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在学生关爱辅导方面,要及时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理动态,加强沟通交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培育学习习惯、端正学术态度。

环境与资源管理系教师李海萍表示,新时代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始终不变的是对学生做人和做事的引导。作为一名教师,在严格要求自我、精进业务水平的基础上,既要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掌握知识,又要成为良师益友,通过真诚沟通和道德引领保护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在当前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要从环境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课题出发,引导学生练就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真本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入新生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齐鲁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作为环境学院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理论成果,精进专业技能,增强知识储备;要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真诚正直的态度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要结合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在沟通中引导学生了解当前行业发展和专业需求,让学生在课本之外感受国家生态文明前沿工作和行业模式,将行业发展、课堂互动和师生交流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教学育人效果。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教师韩威表示,培育堪当时代大任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要求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于专业必修课程、全校选修课程教学始终,运用环境交叉学科知识加强全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坚守高尚情操,坚持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课堂学风和学习态度,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的高校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程荣表示,培养新时代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基础上,要以仁爱之心开展师生良性互动,努力实现相互成就的师生关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统筹谋划教学思维方法的立体性和整体性、方式手段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内容架构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从思想认识上出发,在学习实践中历练,于师生交流中提升。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穆云松表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环境学院和学科发展面临广阔前景。当今学生对于求知和科研的需求和意愿非常强烈,需要教师在教学和日常交流中给予潜移默化的正能量引导,在课程思政融合和研究生指导时因材施教,将世情民情融入教学过程,引领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厚植家国情怀。

环境与资源管理系教师张磊表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新时代,高校教师要尽好“传道”的责任,提高“授业”的本领,增强“解惑”的能力。做好“传道”,要加强自我提升与自我约束,真正做到严谨笃学、立德树人;做好“授业”,要在跨学科环境领域讲好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做好“解惑”,要认真聆听学生在课本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析事明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真正将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盛岩着重从生态学人才培养角度进行阐释。她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学科发展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要将构建新时代生态学科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一要注重理论提升,以当前热点问题为导向,展开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学科定位和历史使命;二要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匹配性;三要促进多学科融合,通过科学牵引和问题导向,鼓励学生基于生态学背景研究学科交叉问题,促进多学科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

环境与资源管理系教师张巍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生德育方面要以身作则,在学术互动中行为世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传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学生强化学科兴趣和研究动力,在生态文明建设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教师周景博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师的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必须坚持求善、求真、求美,广大教师应当坚持言传身教,锤炼自身品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课堂上普及知识,在生活中释疑解惑,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干事本领,勇于担当作为。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教师马本表示,高校的首要职能是教育,必须重视教书育人的极端重要性。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既要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又要及时跟进优秀学术成果,整合学术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要把课程思政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通过内涵提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心灵受到启迪,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西方环境经济理论知识去伪存真,针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长期深入研究,扎实凝练提升,总结中国经验,形成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治理与解决环境学科重大问题。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师李洁表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思维聆听学生声音、关注学生发展,坚持“仁而爱人”,在教学中严爱相济、润己泽人;要结合思政课建设,培育环境学子的公德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扎实运用专业知识,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教师昌敦虎表示,培育堪当时代大任的复兴栋梁和强国先锋,要努力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争取形成独具环境特色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要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扎实融入课程思政,突出理论性的知识导向和生动性的实践导向,综合运用兼具学术价值和政策意义的案例,引导环境学子将专业知识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时代主题,整合理论实践教学资源,做强做实人才培养体系,把优秀理念和科学方法传授给每一位学生。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教师龚亚珍表示,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人才培养之本在于育人,育人之本在于立德。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开阔眼界,结合环境专业知识看待中国实际问题,形成良好三观,担负历史使命;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在潜心治学中实现自我磨炼与提升。

环境经济与管理教师党支部书记兼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系主任许光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教师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新目标、新要求。人才培养效果既与教师个人经历学识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整体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影响。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激励机制,培育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引入当前国家环境政策的解读,积极传播正能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着力培育兼具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思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庞军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本次会议是环境学院立足自身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实际,继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主题研学活动。学院未来将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思政融合等方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环境学院教师要以“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为终身目标,提升对教师职业的使命感、神圣感和尊重感、在教学科研和关爱辅导中提高政治站位,在课堂讲授和人才培养中强化思想引领,在言为士则和行为世范中树立师德榜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环境学子真正成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网站地图